返回列表 第二届博圣出生健康高峰论坛顺利开幕 发布日期:2022.05

“让每一位母亲享受幸福”,博圣将每年一度的母亲节所在的5月份定义为博圣月。第二届博圣出生缺陷健康高峰论坛作为2022年博圣月的重大学术活动,于28日在云端正式隆重召开。

出生缺陷防治一直是博圣从事的事业和服务,本次论坛邀请了全国出生缺陷防治领域近30位大咖,围绕产前筛查与诊断、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诊治的技术应用、疾病扩展、体系建设、临床路径、诊治策略、国家十三五课题成果等多方向,做了多维度开放式学术交流,多位专家采用面对面形式就扩展性携带者筛查和新生儿基因筛查的临床应用两大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千余位业内专家及老师采用线上或小范围集中参会的方式积极地参与了本次论坛。

 

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篇

本篇章,12位专家从产筛诊体系搭建,到各种技术临床应用的体会和风险防控,再到遗传病预防窗口前移之孕/产前携带者筛查,进行了系统且深入的交流。

01 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体系建设

北京协和医院 蒋宇林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吕时铭教授

技术的发展使得遗传检测在产前领域越来越重要,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服务能力应根据出生缺陷三级防控的架构进行建设,围绕产前筛查与诊断三阶梯,构建孕前-产前-新生儿为核心的遗传诊断体系,实现技术准确,临床可信。

孕前阶段的服务流程及技术体系:携带者筛查适合单一平台为主体,多技术进行配合,需谨慎评估是否具体开展扩展性携带者筛查服务的能力

产前筛查服务与技术体系:筛查病种从胎儿染色体疾病到胎盘源性疾病扩展,应继续保持血清学筛查的临床应用,同时关注无创技术应用及发展

产前诊断服务与技术体系:当前形势下应建立快速诊断(FISH、PCR)、核型金标准、染色体CNV检测(CMA、CNV-seq)、高通量测序技术(WES)及验证平台

实验室服务流程建立:全流程进行实验室和临床质控管理,既要保障技术的准确性,又要达到临床的可信性

 

02 单基因病扩展性携带者筛查新技术研发临床应用评估及救助体系构建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卢彦平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吕时铭教授

多种隐性遗传病在孕前或孕早期进行携带者筛查,通过产前诊断或辅助生殖方式帮助有风险的家庭避免不幸,是减少出生缺陷的重要环节。国内人群对遗传病和携带者筛查认知度低、缺乏公认的筛查疾病病种、缺乏高效的平台和精准产品,咨询能力不足等是扩展性携带者筛查开展面临的问题。因此,通过国家ECS多中心课题建立严重单基因病ECS的产品研发-应用-咨询-诊治全链条决策体系,实现遗传病防控关口前移。

确定筛查疾病及位点:明确高频热点变异及位点检测体系

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筛查产品:整合多种基因检测技术,智能化分析报告系统

构建ECS遗传咨询体系:结合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师培训,从技术服务到培训体系,再到质控体系,实现全链条能力建设

制定严重单基因病筛查诊疗指南,构建和完善救助体系:创建转会诊流程,技术下沉

 

03 临床医生视角下NGS在遗传诊断中的应用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许争峰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王和教授

出生缺陷遗传学诊断梯度包括染色体病诊断-核型&FISH、基因组病-CMA&FISH&CNV-seq、单基因病/微小插入缺失-pES&GS&PCR。NGS外显子测序针对多系统或不明原因异常的遗传学诊断有极高的价值,但在临床应用中亦存在盲区,临床遗传咨询医生应掌握疾病判断、致病原因明确和诊断方案的选择及报告解读,注重风险防范。

通过SMA病例分享风险防范点:临床医生应熟知疾病遗传学原因、临床表型区别、各主流技术的检测范围,当高度怀疑某种隐性遗传病但只发现一个致病位点时,应考虑另一种基因变异类型

过神经纤维瘤病例分享风险防范点:熟知pES存在覆盖度不均匀,可能会遗漏部分变异,临床医生需根据临床表型及时与生信分析技术人员充分沟通,对重点基因及区域做进一步、更仔细全面的分析

通过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分享风险防范点:注重临床表型和基因型的匹配性,实验室与临床深度沟通,对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符的情况,针对临床表型相关的致病关键区域进行深度分析

通过枫糖尿病病例分享风险防范点:熟知pES局限性,pES不适于检测大片段缺失/重复,及特殊区域如常见的SMA、DMD、脆性X、及有假基因存在的成人型多囊肾、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

通过白化病病例分享风险防范点:已经发现一个致病性突变,另外一个位点为VUS,但该基因突变与临床表型高度吻合,应该考虑该VUS位点为P/LP可能,临床医生应了解生信知识,与生信专家充分沟通

 

04 多技术平台综合应用于产前诊断

北京协和医院  戚庆炜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王和教授

胎儿遗传性疾病的产前筛查诊断已经从传统的染色体非整倍体发展到分子基因病领域,多种新技术和传统技术应相互融合,综合应用,相互印证,同时,临床医生对技术的认知,以及咨询能力有待提高。

染色体核型分析仍然是产前诊断金标准,CMA是产前标准的遗传学检测手段,pES可额外检出10-12%的遗传学病因,是有效补充

产前诊断的准确性,依赖于丰富有细胞遗传学经验,核型、FISH和CMA互为补充,实现明确诊断

无创产前筛查提示非目标染色体异常的阳性病例,应行包括CMA在内的产前诊断,CMA可全面分析CNV和AOH异常

产前诊断发现胎儿存在AOH异常时,从临床角度应考虑是否存在印记基因或隐性基因的异常,超声关注胎儿发育情况及胎盘功能,行pES检测,有效指导妊娠

 

05 携带者筛查临床应用常见热点问题讨论

从临床有效性和便利性角度考虑,扩展性携带者筛查疾病选择原则有哪些?

专家观点:(1)ECS定义为筛查,需选择临床症状严重、发病率高、基因明确、价格经济、咨询明确、可诊断的单基因疾病;(2)ECS作为普通筛查,不建议纳入成年期发病、外显率不全的遗传病;(3)目前,ECS应用于植入前诊断领域,其疾病选择原则与孕/产前一致。

针对在新生儿期可筛可治的遗传性疾病(如部分遗传代谢病、耳聋等),是否适合加入到孕前/产前携带者筛查/植入前诊断领域?如何评估其伦理问题?

专家观点:(1)部分遗传性疾病虽能治疗,但仍面临致残风险或影响生活质量的问题,具有孕产前筛查和诊断的意义;(2)对于既往有该类疾病先症者家庭,希望再生育健康的孩子,携带者筛查在充分知情告知情况下,可给这类家庭多一个选择机会,具有临床意义;(3)涉及到产前诊断咨询时,可通过伦理委员会决议,与受检者充分咨询解读,解决其伦理疑虑。因此,对于新生儿期可筛可治的部分遗传病,可纳入孕产前/植入前筛查诊断领域。

通过ECS筛查,夫妻一方为某单病热点携带,或夫妻双方分别携带致病位点和意义不明位点,该如何建议验证或产前诊断?

专家观点:(1)ECS目的是帮助家庭有效避免生育有缺陷的孩子,一方为携带或双方为不同携带情况下,相关风险较高,不推荐热点类panel,此类检测可能会导致致病位点漏筛。建议采用ECS对基因编码序列做全长捕获,有利于全面评估残余风险;(2)针对此类情况,是否需要扩展到全外检测,全外会带来额外不明确意义的问题,需业内临床专家进行充分讨论;(3)无论选择哪种方法进行检测,均应重视充分的遗传咨询;(4)专家组正筹备ECS临床应用共识,针对ECS临床应用各类问题均将形成统一意见,给业内应用单位提供可借鉴的相应规范。

 

十三五课题成果发布会篇

十三五“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重点专项聚焦我国生殖健康及出生缺陷防控领域的突出问题,开展出生缺陷防控技术和辅助生殖技术、女性生育力保护技术等研究,为保障妇女健康生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科技支撑。博圣生物作为出生缺陷防控领域的引领者,非常荣幸参与了“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诊断集成化产品自主研发”和“开展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示范和评价研究”两个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本次会议来自解放军总医院的王艳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舒强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杨艳玲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的杨晓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的朱宇宁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的戚庆炜教授分别对两个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子课题的成果进行了介绍。

会议特设课题组面对面环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田亚平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杨茹莱教授和博圣生物董事长兼总裁张民先生3位嘉宾相约直播间,分别就国家对出生缺陷防控研究的总体战略规划和发展方向、国家重点研究项目和技术应用促进全国出生缺陷人才培养和出生缺陷防控有效手段的提升、企业在产学研用中发挥的作用3个方面进行了交流探讨。最后田教授总结说:博圣生物提供了很好的工具,未来将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关注全民健康,培养一批专业人才,同时加强宣传,使患儿得以早发现,早治疗,帮助出生缺陷儿童健康成长,更好地融入社会,避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希望通过多位一体的共同努力,让中国的健康事业取得重大发展。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诊治篇

01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平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杨茹莱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院  田亚平教授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平台是“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诊断集成化产品自主研发”项目的一个重要研究成果,该平台基于全国700多万新生儿筛查数据构建人工智能算法,可精准预测32种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发病风险,提高疾病精准预测能力。本平台利用AI技术辅助遗传代谢病诊断可以将筛查的阳性率降至0.32%,降低了假阳性率。同时基于大量临床实践和验证,已发表的论文充分证明了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型具有准确、快速、假阳性率低的优点,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可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改善医疗资源不平衡、分配不均、资源短缺的问题

提升筛查诊断流程效率,为患儿争取更多诊疗时间

利用AI+人工判读新模式,持续优化算法,加强基层诊断判断能力,加强质控体系建设

 

02 重大出生缺陷预测与预警智能信息系统

博圣生物  陈胜潜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院 田亚平教授

重大出生缺陷预测与预警智能信息系统是“开展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示范和评价研究”项目的核心研究内容和成果之一。该系统以“管理+业务一体化”、“产筛+产诊一体化”、“新筛+新诊一体化”等多个一体化为特点,覆盖出生缺陷三级防控的全流程管理闭环服务。

实现孕前、产前、生后信息的互联互通,构建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分层、高效、序贯式的智慧妇幼医疗模式

实现“让孕妇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的服务目标,加强医疗机构-医护-孕产妇间协同,实现让医疗服务“进家门”与“零接触式”医疗服务

实现出生缺陷三级防控协同网络系统横向贯通与综合防控示范效果

 

03 新生儿基因筛查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赵正言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顾学范教授

赵正言教授从新生儿基因筛查的进展、策略与探索三个部分介绍新生儿基因筛查相关内容,主要提到基因筛查是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第四个里程碑,就如何做好新生儿基因筛查工作给出了7个策略,并简要概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在新生儿基因筛查领域所做的探索实践。

会议最后总结强调了新生儿基因筛查如何选择病种、存在的优势、技术方法的选择以及需要考虑的社会问题,观点如下:

新生儿基因筛查病种需选择危害严重、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可防可治、有明确的治疗方案和药物等条件,而非病种越多越好

新生儿基因筛查可有效检测出NBS无法检测的更多病种的患病风险,可减少漏筛,降低假阳性,并有利于缩短疾病诊断时间

基于热点突变的基因筛查,能避免复杂和繁琐的解释和报告

需要充分考虑伦理与知情同意,社会投入以及监护者接受程度和心理承受能力等

 

04 尿素循环障碍的三级防控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杨艳玲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顾学范教授

杨艳玲教授详细解读了《尿素循环障碍的三级防控专家共识》,分享了尿素循环障碍的预防、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同时,针对目前比较常见的高氨血症、瓜氨酸血症以及希特林蛋白缺乏症进行了案例分析。

尿素循环障碍的三级预防极其重要,要加强重视,但是目前,仅少数尿素循环障碍患者经新生儿筛查检出,多数患者需依靠临床诊断

尿素循环的主要诊断检测包括血氨检测、血气检测、血液氨基酸分析、尿有机酸分析、基因分析、酶活性分析及其他常规检查

经诊断出,需根据病因、年龄、疾病时期,进行个体化治疗,并强调全部肝移植或活体部分肝脏移植是治疗尿素循环障碍的根治方法

 

05 遗传代谢病筛查和诊断技术方法选择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黄新文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顾学范教授

黄新文教授通过肝豆状核变性、X连锁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全(AHC)、X连锁显性遗传性低血磷佝偻病、肉碱酰基肉碱移位酶(CACT)、肉碱棕榈转移酶缺乏症II(CPTII)、线粒体复合物III缺陷、β酮硫解酶缺乏症、2-甲基3羟基丁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甲基丙二酸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cblX型、赖氨酸尿性蛋白不耐受(LPI)等10个病例的分享,深入浅出的还原了临床医生面临的多个不同临床情境。

通过常规生化检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检测、尿有机酸检测、血/尿氨基酸谱检测(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的选择和结合发现疾病线索

根据线索指向选用一代测序、临床亚全外、全外显子组测序、遗传代谢病panel等合适的基因检测技术。

 

06 新生儿基因筛查临床应用讨论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赵正言教授

支持开展新生儿基因筛查的最重要的理由是什么?如果觉得要慎重,主要考虑什么?

专家意见:开展新生儿基因筛查最重要的是能进一步拓展新生儿疾病筛查范畴,扩大筛查病种,有利于疾病防控关口前移,实现最大成效出生缺陷防治。而筛查机构需要考虑是否具备了生化筛查的基础以及基因筛查、遗传咨询、诊治、随访管理等全流程的专业团队,并重视社会公众对基因筛查的认识。

基因诊断早就有了,现在提出来基因筛查,大家觉得有什么区别吗?

专家意见:基因筛查更有利于疾病防控关口前移,其面向的是无症状人群,与有表型验证的基因诊断相比面临更大的咨询压力。虽然检测技术类似,但二者在检测对象特点、报告范围、报告变异类型及检测目的等方面均有不同,尤其是报告范围上,倾向于已知基因和已知致病位点。

关于新生儿基因筛查的出生缺陷防控和诊治体系怎么搭建?怎么和专科医生配合?

专家意见:新生儿基因筛查体系的构建需紧跟国家政策,同时对临床医生开展大量包括遗传知识、检测技术、解读水平等相关的遗传咨询培训,并通过多学科会诊(MDT)方式联合各专科医生应对出生缺陷难题。

如何看待新生儿基因筛查和携带者筛查的关系?携带者在什么情况下报告,应该如何咨询?

专家意见:二者应用于不同的场景,新生儿基因筛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孕前携带者筛查在临床上的应用。然而,携带者筛查位点报告依赖于临床病例和文献报道,为避免给临床医生带来不必要的咨询困扰,建议携带者筛查不报告临床意义不明(VUS)位点。

怎么看待遗传代谢病的基因筛查和耳聋基因筛查的关系,两个体系如何融合?

专家意见:耳聋基因筛查可以放在遗传代谢病基因筛查panel里面一起筛查,但是二者对应的遗传咨询需求不同,专业团队要求不同,建议分开咨询,如遇棘手问题可通过建立多学科会诊(MDT)更高效解决问题。

您想分享至 :